> 爱上悦读 > 罗马有多远

罗马有多远

罗马有多远

几万年前,现代人从南北两个方向进入中国(29页)。我恰好看到2005年有两位中国史前史方面的泰斗在两个不同公开场合的演讲稿——其中一份还是非公开的,但是那份稿子戏剧化地到了我手里。他们在讲话中重申并强调了中国人种的独立起源论,两位从头到尾闭口不提今天的国际基因研究结论,对此充耳不闻;一位演讲完后有听众提出“同源”说与基因研究对中国人种独立起源的挑战,该泰斗用语焉不详的一些话语应付了“同源”说,对于基因研究结论则说化石得出的连续性也有道理——我得说那是蒙外行的,或者说他还不知道化石的断层问题已经被提出来,那使得化石建立的“序列”摇摇欲坠(参见拙作《难以置信》第一部分)。总之,中国传统学者看来决心拒绝基因的“独立起源”结论。这下我反而安心了,因为我知道了对方的底牌。更让我高兴的是,翻阅完全书,我知道我的一些推论与DNA在宏观上是相合的,并且以后可能更广泛参考基因的研究结论。我认为基因结论可能并非指示出了绝对的真理,但是这毕竟是今天最为广泛被世界承认的一个学科与技术。中国某些人之拒绝基因技术在考古领域的应用,是一种不正常的怪异现象,这是所有中国文化人以及中国研究科学的人应该注意的。暂且把化石还是基因的绝对科学性放在一边,我认为史前史的研究实际上有一种“秋千"或“钟摆”效应,即哪个时期史前史的研究结论倾向于哪方我们就必须予以痛快承认。史前史的研究在两个甚至几个不同的假设理论之问摇摆,那是正常的也是理性的,这是史前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。研究者要“守规矩”,也就是要客观中立,要理性,不能一旦“秋千”荡到了我们手里,我们就抓住永远不放手,不让“秋千”继续自然地荡下去。正如最初“秋千”曾经荡向了“中国文明西来”说,但后来偶然间发现了“足够”的证据之后“秋千”又荡向了“独立”说。这些表现或许是自然的而非人为,但现在“秋千”终于又因基因的新技术推向了“同源”说,研究者应该愉快接受结论。但令人遗憾的是,这次我看到许多中国学者抓住“秋千”不放手了。假如你认为基因是错误的也可以批评与改进,但是我看到的情况是奇异的回避。

罗马有多远:等您坐沙发呢!

发表评论

表情
还能输入210个字